logo

主办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

办公地址:天津市南开区红旗南路247号 邮政编码:300191

电话:022-58696698 传真:022-58696698 津ICP备05005069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天津

友情链接:

logo

  • n01
>
>
>
广州中大学子探索垃圾分类“校园模式”

新闻中心

广州中大学子探索垃圾分类“校园模式”

  在广州提出并大规模宣传垃圾分类一年多后,本月8日,广州市人大代表分7个小组,视察全市垃圾分类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桂芳在视察后表示,“明察效果普遍不错,暗访的地方,基本没分类。”

  而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天天公益记者却看到另一番景象。时值中午11时30分,同学们用餐完毕,依次排队把餐盘中的剩饭倒入餐厨垃圾箱,并将用过的纸巾扔进一旁的“其他垃圾”箱中。

  从回收电池到垃圾分类

  其实在半年前,校园内的自觉分类并不多见。据中大南校区环境保护协会回收组部长古雪莹回忆,虽然学校食堂一直有进行垃圾分类,但宣传力度不够,同学们鲜有尝试。从今年2月起,古雪莹和她的伙伴们,开始以志愿者身份,每周在食堂外举牌,宣传垃圾分类必要性,并将创意海报贴于垃圾箱上。

  之前,古雪莹和伙伴们关注的重点并非垃圾分类。在中大南校区环境保护协会里,有40多名会员,他们分为多个小组,负责领域也各有不同。古雪莹所在的回收组,主要开展校园旧电池回收活动。刚开始,他们在宿舍区放置回收箱,但效果差强人意。后来,又尝试在6个宿舍楼试点,为了创新和博人眼球,还特意将塑料瓶挂在树上,作为回收工具。这次,他们成功了。1个学期内,收到电池300多节。

  今年2月,垃圾分类活动在中大如火如荼展开。古雪莹和伙伴们注意到,只有极少同学用餐完毕后,会将饮料瓶、纸巾等垃圾,扔进非餐厨垃圾箱内。“广州提垃圾分类很久了,我们为何不做点什么?”经过多番商量后,古雪莹、杨炽华、陈嘉乐等人决定成为校园“垃圾大使”,准备在中大南校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我们都没有任何经验,一切得从零开始。”古雪莹说,做此决定后,他们征询了校方和多位教授的意见,开始在校内做起宣传和调研来。

  从食堂指引到宿舍试点

  调研中,回收组的同学发现,垃圾分类效果不理想,源于学生对分类概念的淡薄,即使有人熟知理论,也认为现实情况下,分类与否效果不大。古雪莹的小组人手较少,他们决定进行不寻常的宣传路。2月底,10位志愿者举牌“包围”学五食堂,引起学生极大关注。宣传标牌是古雪莹和同伴亲手绘制的,上面写道: “垃圾分类,方便你我”。很快,他们的努力便收到成效,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下意识对餐厨垃圾进行分类。见此情形,志愿者们乘胜追击,打印出多张海报和非餐厨垃圾标牌,贴到食堂墙柱上,给还未分类的同学指引。

  “光食堂分类还不够,我们想宿舍也行动起来。”古雪莹告诉记者,学校了解到他们的初衷后,特批122栋女生宿舍作为垃圾分类试点楼。古雪莹、杨炽华、陈嘉乐走访发现,女生宿舍每层楼仅有两个垃圾箱,几乎没有学生进行分类,都是将餐厨和生活垃圾混为一体。随后,他们用赞助费添置垃圾筒,分别贴上餐厨、其他、可回收标志,并逐一登门拜访,讲解垃圾流向、分类的重要性。“尽管如此,学姐参与度仍不够高,还是把垃圾混在一起。”古雪莹说。

  从宣传大使到垃圾搬运

  挫败中,古雪莹及同伴没有放弃,他们在多次调研中得出总结:学姐不是不想分类,而是不知如何分类。对此,他们再出妙招,做出一份极尽详细的垃圾分类指引表,并贴于宿舍走廊。饮料瓶、塑料袋、牛奶盒、草稿纸、塑料饭盒、洗发水瓶等属于可回收垃圾,剩饭剩菜、果皮果壳、盆栽等属于餐厨垃圾,纸巾、卫生巾、止血贴、一次性筷子、尘土等属于其他垃圾......有了这份分类表,学姐们的热情大幅提高。为保持这种势头,他们还制作了意见簿,专门收集学姐对垃圾分类的看法和各种问题。现在,每天下午5时左右,古雪莹会和两位同伴前往122栋宿舍楼,将餐厨垃圾运往食堂。此举,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垃圾搬运工”。虽然很累,但志愿者个个都很享受这种称谓,“只要垃圾分类有序展开,我们搬点垃圾又算什么”。提及未来愿景,古雪莹直言,希望从一栋宿舍楼探索出一种校园模式,“我们想再申请一栋新生宿舍楼试点,假如真能探索出校园模式,说不定还能推广到其他各大高校,为广州垃圾分类尽份力。不过,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中大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郭巍青:

  宿管员也应承担责任

  “这是一件好事!层层动员,大家行动。”郭巍青称赞说,中大学生带头垃圾分类,从宿舍、校园推开,对广州垃圾分类来说,有一定意义。同时,他指出学生宿舍和家庭不一样,没有那么多餐厨垃圾,垃圾成分较为单一,容易开展分类。“如果同学都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后,谁来将此执行到底?”郭巍青告诉记者,学生毕竟时间有限,不可能一直监督实施,以后该怎么做,应该有一个长远规划。

  但他提出,光靠学生跑上跑下,有满腔热情还不够,宿管员也应同时承担一定责任。“如果宿管员也行动起来,一起加入垃圾分类,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郭巍青说,宿管阿姨可以每天检查宿舍分类情况,发现有未分类的同学,也方便告诉和指导,“不过,学校介入才是最好的,这样就能从上到下人人都真正参与,垃圾分类才有可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调查显示

  三成同学不懂如何分类

  垃圾分类到底好不好?分类效果究竟如何?10月8日,中大南校区环境保护协会以问卷调查形式,对77间宿舍派发问卷。结果显示,有近5成同学在宿舍楼进行了垃圾分类。在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一问题中,逾3成同学认为是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还有3成同学表示分类知识不足,不懂如何分类。也就是说,在广州大力宣传垃圾分类1年后,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和分类知识不足,在同学心中仍占据主要位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另有15%的学生将票投给了“看到其他人不分类,自己也懒得分类”选项。

  在垃圾分类宣传指引方面,也只有不到3成同学对宣传和指引感到满意。

  翻看调查报告,记者还发现,其实大多数学生愿意参与垃圾分类活动,但对分类扔掉的垃圾是否真正分类回收抱有质疑。此外,还有同学建议,应增加纠察队,不要让少部分从未分类的同学破坏集体成果。(责任编辑:赵完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