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

办公地址:天津市南开区红旗南路247号 邮政编码:300191

电话:022-58696698 传真:022-58696698 津ICP备05005069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天津

杂志社

>
>
再生聚酯低门槛导致行业先天不足

再生聚酯低门槛导致行业先天不足

  美国能源情报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这凸显了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的中国化纤业的原料压力。业内有部分群体甚至一些政府官员提出疑惑,以石油能源的巨大消耗来扩张化纤业的规模,这在能源紧张的现实情况下是否还合理。中国化纤已经占据世界总产能的2/3,他们主张不能再以大量消耗国内石油来为全世界提供低价的化纤产品。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贺燕丽曾在多外场合提出过类似观点,她站在国家能源安全与化纤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为,化纤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是不能再过多依赖石油资源。

  与此同时,不断膨胀的市场需求需要化纤行业持续供给物美价廉的产品,中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类型正从满足型向改善型转变。姑且不说对行业提出了品质提升的要求,量的需求也是显而易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许坤元就此认为,我国化纤产业产量还将继续呈现上升的趋势。

  而且,世界人口量正在不断增长。2013年5月,联合国发布全球人口预测数据为,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6亿。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引用该数据表示,一方面粮食种植需要更多土地,天然纤维势必会逐步减小种植规模以腾出更多土地种植粮食;另一方面,穿衣的基本需要也会随着人口增长而提高需求量。化纤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更加凸显。

  一方面是石油资源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穿衣的刚性需求,化纤行业除了探索更多原料外,目前各方面在充分回收利用废旧纺织品方面已经达成共识。而化纤行业当下关注的重点,是谋求再生聚酯行业更好的发展。

  问题重重

  近日的宁波海关破获特大走私进口废旧纺织品案又挑动了公众的神经。诸如此类的新闻已经将废旧纺织品贴上了“毒物”的标签。不合规的流通废旧纺织品对公众产生了负面影响,乃至正规回收利用这些物品也遭受了误解,终端消费对于再生纺织品的安全性产生了本能的担忧。

  虽然数据统计每年大约有2400万吨的废旧纺织品,但是限于技术制约,再生聚酯行业原料目前更多地采用回收的废旧塑料瓶而非废旧纺织品。废旧纺织品原料来源复杂,成分多样,再利用的技术要求高,目前还只能说是有待深入开发的资源。废旧塑料瓶成为再生聚酯纤维的主要原料。然而,随着我国海关“绿篱行动”的开展以及《进口废塑料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实施,进口瓶级料的管理将进一步严格和规范,这加大了瓶级料供应的缺口。

  与此同时,再生聚酯行业由于入门门槛较低,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中小企业能耗过大,用水效率不高、污染环境等问题较为突出,本身为环保事业却在污染环境上受到诟病。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向东说,提高再生聚酯纤维行业的节能减排能力,缓解再生化纤与纺织行业发展中积累的资源和环境矛盾,才能把握好行业的发展机遇。

  公众对于行业的认知与认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行业自我的认同更为必要。尽管多个企业在业内大会上强调所从事的是高尚的、造福人类的事业,但事实是行业更多被看作杂牌军而非正规军。自我标榜更像是在自我鼓励。究其原因,行业没有准入机制,而且缺乏相应的标准与认证。福建百川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飞鹏表示,我国的再生聚酯行业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就是都在使用没有标准的原材料,却一直在努力生产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产品。

  各方努力

  张飞鹏所说的产品符合国家的行业标准,只是基本的准入市场标准。然而,怎样能够突出产品的环保性,打出环保牌一直是行业所追求的。这要求产品能够得到权威的标准认证,但是由于再生聚酯纤维无法通过简单的检测来加以确认,因而,采用国际第三方认证就成了中国再生聚酯纤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其实,早在2010年9月,Intertek集团在浙江萧山举行的“Itertek再生聚酯认证研讨会暨首批认证企业颁证仪式”上,我国已经有包括宁波大发化纤有限公司、慈溪江南化纤有限公司、浙江安顺化纤有限公司等7家行业代表性企业首获“Itertek再生聚酯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报务有限公司绿色环境部经理仇彬鸿介绍,目前再生聚酯产品已经成为世界上包括可口可乐、耐克、活尔玛等大型企业绿色采购策略的一部分,产品的再生成分验证以及碳足迹评价有助于其环境价值的认可。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再生化纤企业接受了再生聚酯纤维的认证。

  企业寻求产品认证,使我国再生聚酯纤维行业受到了更多国际市场的认可。在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的组织下,中国化纤再生与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赵向东在介绍这一联盟时表示,该联盟下的企业产能占我国再生聚酯纤维总产能的60%,而且该联盟得到了国家多个部委的支持,有望上升为国家级联盟。据了解,中国化纤再生与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在努力建立化纤生产、消费、回收利用的循环体系,着力于促进化纤产业原料与产品的结构调整,也不断提升着行业的整体形象。

  政府部门的多位主管领导在公开场合也表示,将会关注和支持再生聚酯行业的发展。贺燕丽就曾表示,对化学法再生聚酯应当投入更多关注。同时,为提升行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在2012年底,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决定开展《再生化学纤维(涤纶)行业准入条件》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并委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开展了相关研究。上个月,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组织了《再生化学纤维(涤纶)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讨论会,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王伟也参加了讨论,直接听取企业对《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

  各方都在为行业的发展努力之中,而借鉴日本、美国等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国再生聚酯纤维行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先不论宏大的回收体系的重建与完善,就一些细节问题也亟待改进。张飞鹏就总结实际生产经验认为,政府当务之急应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PET瓶包装的使用标准。

  产品方向

  行业做大做强与否关键还在于产品能否打动消费者。在希冀公众对再生品转变观念的同时,企业也要从质量上保证产品过关。再生聚酯纤维由于原料与技术的限制,品质控制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而且物理法的聚酯纤维并不能做到原生的高支品种,这影响了再生聚酯产业的规模与应用范围。龙福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邸刚利表示,再生聚酯纤维的稳定性要求很高的技术。这一点目前可以做到,但是在品种上还有技术限制,如果可以做到各种规格都能生产,再生聚酯企业的规模也就可以和现有大型化纤企业相较量。

  在品质提升与产品升级上,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浙江华盛化纤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建平认为,找准市场定位,差异化发展,同时要结合企业自己的技术和设备特点,开发具有企业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产品,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再生聚酯纤维行业本身是环保行业,而怎样将环保事业做得更彻底,更环保也是行业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行业内多家企业将原液着色技术引入再生行业,两者混搭,极大解决了再生品的染色污染弊端。两个“环保利器”强强联合,在当前的时代潮流中,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张家港保税区炬德化纤总经理陈炳根在分析了再生环保有色纤维在节能、节省耗水量与减排的突出表现后认为,再生化纤具备了传统产品没有的优势。

  福建百川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长丝的研发与生产,张飞鹏认为再生有色长丝顺应时代环保要求,不仅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减少了污染。

  具备功能性是当下化纤行业的发展潮流。物理法的再生聚酯纤维由于技术限制,很难再实现添加多种功能,这也是化学法再生聚酯纤维胜于前者的一个重要方面。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宫坂信义就表示,化学法再生聚酯纤维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就是它的功能性,在生产中可实现截面的变化,同时也可通过增加添加物而实现多种功能。

  记者手记

  名正方能立业

  俗语道,名正言顺。名声好了,往后的事儿才可顺利开展。再生聚酯纤维行业的做大做强也是如此。提升再生纺织品的口碑,才能改变再生纺织品在大众观念中的印象,观念改变才会落实为消费行为的改变。

  参照日本等国的回收利用经验,政府部门都担当了重要角色。在我国的社会环境下,政府部门更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总结起来,政府可以颁布类似《绿色采购法》的法律,鼓励公共支出中购买包含一定的如再生纺织品的绿色产品;投放相关的公益广告;开办相关的社区讲座;甚至在基础教育中加入相关内容,培养公众消费再生产品的意识。

  在此名声的建设中,企业也应该大有作为。品牌建设是可行而且重要的方式。因为品牌本身就会带给消费者信赖,甚至喜爱。然而,再生聚酯纤维企业没有建立终端品牌的经验,可以和知名的终端企业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共同投资培育出一个再生聚酯品牌。这样,再生聚酯纤维企业一是可以借助终端企业的品牌运营经验,二是可以借助终端企业自身的品牌影响力。而这一行为的前提是,再生聚酯纤维企业的产品要经过权威认证,以保证双方合作的顺利开展。

  在政府与企业共同打造这项环保产业的“名声”中,媒体宣传,明星代言都是可以考虑的办法。利用现代传播的手段与方式,在微博、微信中设立话题讨论,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