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主办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

办公地址:天津市南开区红旗南路247号 邮政编码:300191

电话:022-58696698 传真:022-58696698 津ICP备05005069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天津

友情链接:

logo

  • n01
>
>
>
武汉年产建筑垃圾2000万吨 尚无规模化回收

新闻中心

武汉年产建筑垃圾2000万吨 尚无规模化回收

2015年前,武汉三镇将各建一个大型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处理厂。

武汉市目前在建建筑工程超过8000个,城市拆旧建新,建筑垃圾日益增多,若无消解之法,建筑垃圾将成为垃圾围城的重要推手。相关部门预估,目前该市年均建筑垃圾超过2000万吨,下一步将引导建立各种形式的资源化处理场。

年均建筑垃圾超过2000万吨

根据国家《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解释,建筑垃圾指新建、改扩建、拆除、加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

武汉到底有多少建筑垃圾?武汉市城管委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处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城管委已委托相关单位在摸底调查。根据其初步预估,武汉市年均建筑垃圾总数已超过2000万吨。

“按照绿色施工的指标要求,1万平米的建筑产生约400吨建筑垃圾。”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高级工程师周鼎介绍,这个数据包括房屋建设从开工到完工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混凝土、模板废料及装饰装修废料等垃圾总和。

道路建设方面,该公司主攻市政工程的高级工程师李琦介绍,一般新建道路不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道路维修需要破除原有路面,会产生建筑垃圾。以双向4车道的道路为例,一般路面厚22厘米,破除1公里路面约产生3000多立方米建筑垃圾。

一般项目废料利用率只有40%

如此之多的建筑垃圾都去了哪里?

“我们跟运输公司签协议,项目上消化不了的建筑垃圾,由他们负责外运。”连日来,记者采访多名不同建筑项目的负责人发现,项目上的建筑垃圾,小部分是项目自身消化,大部分则是外运。

周鼎介绍,如果建筑垃圾的利用率达到70%,就可以参与评绿色施工奖项,但一般项目废料利用率只有40%,包括土方调配修临时道路、浇筑混凝土和模板再利用等,也就是说,有60%的建筑垃圾没有在项目上再利用,直接外运。

而外运的建筑垃圾也不是完全“作废”。有地方房屋拆迁时,经常可以看到有“专业人士”拿着金属探测器等工具去废墟寻找废弃钢筋,绝不会浪费。

此外,弃土可以在整个建设市场上进行调配,用到需要的工地上,多数时候,渣土运输公司就顺带成了“中间人”。比如地铁工地挖出的土,自己工程不再需要,本由渣土运输公司外运,但运输公司得知另外有工地需要土方填路基,就正好把土方运去,这样既可赚取运输费,又可收少量的材料费。当供需时间不一致时,运输公司就按常规办法,先把土方运去消纳地,需要时再去取。

两年内将建多个建筑垃圾处理厂

目前武汉市各建筑垃圾消纳场,只能接纳,不能“消化”,如此一来,建筑垃圾只能日复一日堆下去。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漏洒和粉尘又造成环境污染。

“下一步,政府将研究如何引导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体系。”武汉市城管委建设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目前还没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也没有专业的规模化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企业,青山工人村一企业在先行先试,很多地方还需要完善。

“蛋糕”大,为什么没有人来分?据分析,原因在于完全市场化后,建筑垃圾来源无法保障。如果高价收购,则成本增加,导致产品价格优势丧失。

不过,武汉市城管委建设处透露,根据武汉“十二五”规划,武汉将于2015年前,在三镇各建一个大型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处理厂。同时,考虑到运输成本问题,还将设置若干个中型、小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以及移动式生产线。

目前,武汉市各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建筑垃圾管理模式,初步拟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采取特许经营或行政许可两种模式,有望解决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企业“原料不足”的问题。

■样本

把建筑垃圾做成砖卖出去 濒临倒闭企业起死回生

在青山工人村三环下,有一个专“吃”建筑垃圾的工厂已运营多年。这个企业从濒临倒闭,到提高职工收入,就是靠“吃”建筑垃圾。

前日下午5时45分,大多数工人下班后,厂里还有10来名工人在压制砖块。

生产线看起来较简单:在一个厂棚下,一头堆放着小山似的建筑垃圾,多数为破碎的混凝土块或砖块,也夹杂着些许塑料和木料。经过分离和筛选后,塑料和木料被剔除,留下的碎石块被粉碎成粉末状,然后加入水泥等配料搅拌,最后压制成砖块,再运送到旁边的场地晾干。

“我们厂做了蛮多年了,一些工地运出的建筑垃圾无处堆放,正好运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就做成砖卖出去。”现场一生产负责人介绍,用这些废建筑材料做出来的砖销量不错,相比之下,黄沙做的砖造价高,铁渣做的砖容易开裂。

变废为宝,使这个200多人的企业从濒临倒闭到起死回生。

这家名为武汉市硅酸盐制品厂劳动服务公司的企业,原来以装卸搬运、汽车运输为主业,惨淡经营了8年,到1996年时,职工工资都发不出来,企业濒临倒闭。

此后,该公司走上资源综合利用研制新型墙体材料的道路。起先,公司利用青山热电厂的废料粉煤灰,综合利用加工制造出当时畅销的粉煤灰砌砖,后来因为粉煤灰价格上涨,供应趋紧,该公司又研制出以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材料的建材产品。

“一块市场售价约1毛7分钱的砖,我们能比别人便宜1分钱。”该公司职工介绍,一吨建筑垃圾可以制作0.6立方米的砖。目前,该公司建成3条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生产线,几年来利用建筑垃圾累计生产各种规格和型号的混凝土小型砌块96万立方米,综合利用建筑垃圾150万吨以上,销售收入累计约1.8亿元,利税约500万元。

公司效益提升,员工收入提高,还补齐了原先拖欠多年的养老保险、医保费用。

不过,该企业也面临一些问题。

“原材料不够,因为距离远了,一些司机嫌运建筑垃圾过来不划算。”虽然武汉建筑垃圾猛增,但他们却面临原材料紧缺的问题,因为该厂区辐射范围仅在10公里左右,区域小,原材料受限。该厂希望政府能采取行政性干预,帮助保障材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