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主办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

办公地址:天津市南开区红旗南路247号 邮政编码:300191

电话:022-58696698 传真:022-58696698 津ICP备05005069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天津

友情链接:

logo

  • n01
>
>
>
【环评】环评师挂靠需从源头整治

科技研发

【环评】环评师挂靠需从源头整治

  环境保护部不久前发布了《关于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人员处理意见的通报》,对在2014年度抽查和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存在问题的63家机构和22名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提出相应处理意见。这一通报可谓一记重拳在环评界掀起波澜。此次通报相比于以往,除整肃了环评质量管理外,还进一步强化了对环评工程师的处理。

  其实,对环评工程师的严查在2014年已经开始。2014年初,环境保护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指出,环评机构环评专职技术人员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对于隐瞒个人情况、虚报本人全职工作单位的相关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并纳入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系统”。此后,环境保护部办公厅通报了对62名环评工程师挂靠环评机构、31家环评机构挂靠环评工程师问题的处理意见。

  近年来,环评工程师挂靠现象已极为普遍,成为业界潜规则、行业中不能说的秘密。

  挂靠现象不容小觑,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后患无穷。一方面,环评机构通过经济手段轻易获得了人员证书,弱化了对人员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不利于行业发展。另一方面,环评工程师被明码标价,通过考试获取了证书,却不参与环评工作,基本不具备实际工作能力,造成有证书无能力的情况,不利于行业进步。同时,挂靠证书、伪造签字等行为严重影响环境影响评价诚信,不利于行业规范。

  环评工程师挂靠的成因较为复杂。从登记制度设计看,登记注册门槛过低。目前,现有环评专职人员的登记、注册由环境保护部主导,主要依据原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第52号、环境保护部2009年第20号、环境保护部2010年第47号等一系列公告。对于注册登记,仅需提供受聘证明即可,并没有提出对人员在职情况和从事本专业能力进行审查的规定,这为一些挂靠行为提供了可能。一些心存侥幸的单位,利用管理漏洞,通过租借、挂靠手段获取资质证书,尝到了甜头。

  从市场角度看,挂靠对于交易双方都能获得收益,这成为挂靠的主要推动力。环评机构希望拓展更多的评价范围,以适应不断变换的市场,评价范围越多越有利于市场竞争。部分具备环保知识的人员考取了环评工程师后,需要通过市场将证书的价值得以实现,这也是目前社会上考证热的主因。双方一拍即合,环评机构、环评工程师均获得了经济利益。

  从管理角度看,挂靠行为检查难度较大。环保部门通过人事、财务等手段发现挂靠违规行为的能力尚有欠缺,只有在审查环评文件时才可能直接面对环评专职技术人员,而环评机构多数采用出差等理由解释相关人员未到场。因此,日常管理中很难发现挂靠行为。

  综上所述,对于环评工程师挂靠现象,必须从源头防控,增加挂靠难度,提高处罚力度,让挂靠无市场可寻。

  首先,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在环评文件审批中,加强对项目负责人业务能力审查,在环评机构检查时,加强对技术人员在职情况的审核。同时,强化在登记、继续教育、延续等节点上对人员在职情况的审查,形成严格管理的高压态势。

  其次,加大处罚力度。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一旦发现环评机构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违规或隐瞒情形,对个人及环评单位资质证书进行处理。

  第三,引导规范运营。除人员问题外,一些环评机构还存在档案缺件严重、质量审核流于形式等问题,也应引起重视。通过要求环评机构设置专职资质管理人员、加强对环评机构的培训等,引导环评机构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管理,提升管理认识,降低管理风险,促进环评机构做大做强。(责任编辑:赵完北)